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8%81%E5%BB%89%C2%B7%E5%B7%B4%E5%85%8B%E8%B1%AA%E6%96%AF&variant=zh-tw
我僅是稍微修改一些比較看不順眼的中國用語。
相簿 platten |
相簿 platten |
威廉·巴克豪斯 (Wilhelm Backhaus,1884年3月26日-1969年7月5日),是一位德國鋼琴家。巴克豪斯詮釋的貝多芬以及布拉姆斯等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的作品尤為出名。同時他也被公認為傑出的室內樂演奏家。
生平
巴克豪斯出生在萊比錫,1899年之前,巴克豪斯在萊比錫音樂學院師事阿洛伊斯·雷肯多夫(Alois Reckendorf),之後到法蘭克福成為歐根·達爾伯特(Eugen d'Albert)的私人學生。他在十六歲那年開了他的首場巡迴音樂會。1905年,他擊敗貝拉·巴托克贏得魯賓斯坦大獎(Rubinstein Prize),巴托克獲第二名。巴克豪斯一生曾到很多地方演出—1921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他在不到三個星期的時間內開了17場音樂會。1930年,他移居盧嘉諾(Lugano),成為瑞士公民。1969年,他到奧地利的菲拉赫(Villach)演出,在當地去世。
錄音
評論家認為,巴克豪斯是第一批的現代派鍵盤演奏家(與之相對的代表人物為阿爾弗雷德·科爾托),他的演奏風格清楚、樸實、客觀,在理性分析的同時也充滿了感情。身為第一批留下錄音的鋼琴家,他在多年的舞台生涯和錄音室中留下了許多偉大的遺產。他錄下了貝多芬幾乎全部的作品以及眾多的莫扎特和布拉姆斯,他的在1928年錄下了史上第一套蕭邦練習曲全集;這個錄音(Pearl 9902 和其他廠牌)至今仍被推崇為最佳版本之一。巴克豪斯的這些演奏平穩而輕鬆,氣定神閒地克服了重重技巧上的難關。1953年的錄音中包括了練習曲,Op.25,,從中可以聽到他這些年風格在改變。他的技術能力仍在,而且更加自信和放鬆,讓音樂自然地流淌出來。
他在1939年演奏的布拉姆斯華爾茲,Op.39(EMI 66425)只用了13分鐘;很難想象有誰能跳出這種速度的華爾茲,但是他的詮釋仍然十分討人喜歡。他在70年代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錄音(Decca 433882)顯示了一位七十歲老人驚人的技巧,同時期的兩首布拉姆斯鋼琴協奏曲也是如此(Decca 433895)。而他在貝多芬現場錄音(Orfeo 300921)中的表現更為出色,更自由也更富有生氣。
他的室內樂錄音包括與皮埃爾·富尼埃(Pierre Fournier)合作的布拉姆斯大提琴奏鳴曲,與國際弦樂四重奏樂團(International Quartet),查爾斯·霍布德(Charles Hobday)合作的舒伯特「鱒魚」五重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