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音響經歷,其實一直跟音樂密不可分。音樂為主,音響為輔。音樂是目的,音響是手段,這是老生常談,但也是最好的寫照。
小時候,1982左右吧,我的第一個音響記憶,是在家中用床頭組合音響聽LP的英文老歌、流行歌。一邊看著漫畫,在北斗神拳和古靈精怪的陪伴下,愉快的聽著音樂,小時候的回憶一片美好。在這段期間,聽了許多木匠兄妹、阿巴合唱團等的歌曲。會養成喜歡聽音樂的習慣,應該算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第二個音響記憶,是高中迷上古典音樂後,在親戚家裡用雅瑟的系統(記得是雅瑟的擴大機+不知道是哪牌的喇叭),一邊聽貝多芬的田園,一邊翻著總譜,幻想自己是指揮,跟著密密麻麻的豆芽菜高低起伏,神遊物外。我一直很感激帶我聽古典音樂的高中好友,也因為這位好朋友,我參加了管垃圾‧‧‧‧管樂社,吹了三年豎笛。從此,錄音帶裡的巴哈、莫札特走入了我的生命;也從此,孫中山蔣中正一張張走出我的口袋。
現在回想起來,這兩個記憶,都是如此美好,當時的音樂,也彷彿都還記得。音響呢?沒印象了。聲音的音場音像解析度高頻低頻中頻等等,完全都沒記憶。
一直以為大部分人的音響之路,是由極簡→極繁,蘇教授的音響之路雖然已經踏入歸途,也是經過一番曲折。相比之下,我的故事就乏善可陳多了,寫出來徒讓人見笑,不過耍寶是我的天性,大家看看笑笑吧。
一開始,我是想要玩玩DIY。對DIY認識不深的我,最早是認為這樣可以比較省錢。沒辦法,看看那些雜誌報導,編輯強者們認為可以聽的器材,對我來說都還像是「長輩級」才可以擁有的。但是很快的我就發現,DIY不一定比較省,不過可以獲得其他方面的樂趣。非電子相關科系的人,其實也可以從電子電路DIY中獲得很多的樂趣。
就這樣,從沒拿過烙鐵的我,開始在許多夜裡與電路版奮戰,享受21響電容爆炸禮炮的震撼,或是看著DZ網站,觀摩DIY族群最佳商業手腕的討論。然後有一天看到某人推薦一個有趣的音響網站。
「我喜歡音樂,喜歡美好的事物,喜歡設計,喜歡全程參與,這些小管機就是這樣來的」
Colin的網站,這句話就放在標題下面,算是副標題,道出Colin的個性。我覺得我跟他一樣。
當然要講到設計,以我的功力,還久;但是全程參與的感覺,我覺得很棒。DIY,讓人可以一步步深入,一段段全程參與。花了一個晚上仔細的看完網站(不含討論區)後,我心中已經認同他的觀念,也渴望能夠親自體會一下Colin流的音樂與音響。不過我對紅茶和綠茶的喜好仍然相等,不受這個網站的影響。
會知道Colin,是因為DZ,就這一點來說,不論DZ這個「商業網站」有多少需要批評的地方,我都感謝他。知道Colin這個地方之後,我又做了幾台慘不忍睹的DZ套件機器(不是說DZ的套件慘不忍睹,是我做的成果慘不忍睹),雖然可以發出聲音,但是心裡卻越來越不踏實。
老婆問了:「你這樣做機器,覺得快樂嗎?」
快樂啊,我可以學到一些以前不知道的東西,不是嗎?很快樂啊。
但是,好像本末倒置了?
做音響,是為了聽音樂啊,這段時間來,反而花了絕大部分的時間搞機器,而沒好好聽音樂。雖然告訴自己做出更好的機器,才能更愉快的欣賞音樂,但是實際上卻永遠無法達到這目的,因為一個又一個「上天入地」「天花亂墜」的套件出現,就好像雜誌上的廠機一樣,永遠會有更好的聲音等著你去追求。還有呢,目不暇給的「補品」「發燒零件」,怎麼搞的完喔。
在我逐漸想放棄音響,想回頭乖乖聽音樂,捨棄玩DIY的時間,追求音樂而非音響的滿足時,我到音響展聽到了Colin的聲音。
那真的是個很奇特的經驗,跟其他房間不一樣的聲音讓我來來回回進入那房間三次,那個主人也是很特別,滿屋子的人好像在聆聽先知的傳道,雖然這個先知有點不大稱頭,頭上既沒光環,嘴巴也不會吐劍光。這個房間的聲音我不會形容,卻很好聽,很多人一坐下去屁股就黏住,跟我一樣。
就這樣,我的音樂和音響,有了更密切的契合。
以往聽音樂的習慣,並不大注重低頻,所以DZ的FE-103 TWQT 也讓我滿足了好一陣子。那時候記得是用我的第一台DIY擴大機大寶一號推,在我的小書房裡也聽的不亦樂乎。但是一陣子之後開始不滿足,因為不能久聽,也不能睡覺前小聲聽。
之後做完DZ的Orion和C 12,配上DZ的FE103 TWQT,感覺還是不對。再跟hn702906 兄借了他的DIY Colin 6CK4來配,還是感覺不大對。這時也比較清楚差在那邊了:中高頻太多,低頻太少又太糊,聲音不協調的結果,就是聽不久。把FE103拿到起居室,空間更大,感覺更差。
那時候告訴自己,既然對低頻需求不高,只能就這樣聽著聽著湊合吧。直到2003年中秋節,我剛做好Colin 5687套件,開始放音樂,也還是覺得無法滿足,跟記憶中音響展Colin的聲音不一樣。因為喇叭不對吧。
只是很幸運的,在音響展當天視聽期間,我聽到Colin提起一個計畫,這一句話一直在我腦子裡搔癢。Colin說,他有一個構想,要用CSL-SP20(那時還叫阿源牌單體)單聲道四顆串串並並,組成一套障板式喇叭,預計會有十分細緻的表現,可以比美耳機的聲音。沒辦法,我這個射手座就是皮,愛玩。這番話一直在我腦子裡,癢。說實在這東西還真對自己胃口。那時我想,就撩下去吧,反正就算實驗失敗,我也不是一無所得,至少還有四對單體可玩,家裡一堆長輩留下的音響屍體,到時候玩玩機器獸合體也不錯。
像這種別人很少玩的東西,玩起來才刺激有趣嘛。就試試看囉。
所以當中秋節前,Colin打電話給我,要確認5687套件出貨的問題時,我就趁機會,跟他表示對這計畫有興趣。還記得話剛說完,耳邊立刻傳來Colin熱切的語調,一股腦就說了一堆構想,真是個怪怪的阿伯。
就這樣,那天Colin到我家,一群朋友一起完成了四單體障板Codzilla,搭配Colin DAC、5687、71a、12B4播放音樂,讓我體會到不同等級音樂的美。也算是初步完成了音響系統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而且花費不多。
有點乏善可陳的音響路不是嗎?但是我找到了適合我的器材,來聆聽更多音樂的感動了。
說了些無營養的東西後,再講講器材吧。目前我的器材就是這些了:
訊源:Pioneer CLD-D5V
DAC:Philips 960 + Colin真空管輸出 (VT25借我的)
AMP:Colin 5687 0.8瓦套件版
揚聲器:Colin SP-20 4單體障板式喇叭(初代試驗機,代號Codzilla,我取的)
CD:一堆
就這樣了。沒有倚天劍也沒有屠龍刀,但這是能陪我們夫妻兩整天聽音樂工作的好伙伴。
Codzilla + DAC + 5687的表現,Colin他認為是可以推,但是推不好。可能我的口味比較清淡些吧,我認為表現已經很合胃口了。至於推的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用5687套件版聽「搖滾童話」,用不到一瓦的管機,可以聽到純淨無箱音卻又扎實的鼓聲;我可以聽潘麗麗,感受台語歌謠的清新美麗,歌聲中的深切感情;可以聽蕭士塔高維契的革命第四樂章,感受暴力下的強迫快樂;海頓的皇帝弦樂四重奏,體會四種樂器不同的性格;可以聽西卿唱台語老歌、布袋戲歌,也可以聽周旋唱夜上海;我聽卡本特的老歌時,可以感覺他字正腔圓的英文歌聲就在耳邊,每字每句都清清楚楚,每個小節每個段落都像是英文教學一樣清晰。很奇妙的聽感;我聽羅西尼為豎笛做的「序奏、主題與變奏」時,常快樂的手舞足蹈‧‧‧長時間聽音樂,變成是常態,回到家,會捨不得關機器。
面對各種不同類型的音樂,感覺上用5687管機跟Codzilla聽也都沒什麼不搭的。
平常我老婆十分不喜歡鼓聲碰碰碰震天響的聲音,聲音太吵他會抓狂,低音太多他會心悸;但是在Colin的系統上聽完兩首搖滾童話後,老婆大人開玉口了,他說:「難怪黃先生說他音響的鼓聲不會讓人討厭」。
他說這話時的音樂音量,大約是可以在我的起居室開Party的音壓,再稍微小一點點。鼓聲和電子低音乾乾淨淨。小朋友的聲音和其他樂器也是條理分明。合起來就不讓人討厭。我們兩人可以一邊大聲的聽,一邊看書翻譯做事,這樣持續五、六個小時。
我想主要的功勞應該是Codzilla吧,SP-20障板喇叭中低頻非常厚,可以清楚聽到鋼琴或大提琴的中低音弦震動時的紋理,低音很沈很乾淨,讓原本不要求很多低音的我,也可以愉快的聽搖滾鼓聲。中音部分很溫暖,聽豎笛時彷彿回到高中時期團練的感覺。原本只用LD直入5687時,高音有點上不去而且解析度比較晦暗,在補了Philips 960 DAC (改Colin真空管輸出)後, 接LD的光纖數位輸出有很大的改進(聽Colin說用同軸數位輸出更好,管他,先聽再說),高音出得來了,音像清楚許多,量不算多但實用。音樂聲音中的情感更深刻了。(感謝VT25)
另外,這套系統可以大聲聽,也可以小聲聽。我喜歡睡覺前放著音樂,在深夜四周一片寂靜的環境中,可以把音樂開到幾乎介於VR有聲與無聲的界線,再稍微大一點點這種音量,可是音樂的形體仍然具備,各個樂器該有的樣子還在,然後聽著音樂進入夢鄉,很享受。
這陣子陸陸續續有些非音響相關的朋友來家裡聽過,大部分看到Codzilla,總是會有點驚訝。可以說是「忽見一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Codzilla也」,嘿嘿,叔叔有練過,小朋友學不來吧?但是聽過聲音之後,無不驚訝於其聲音表現,更詫異5687只有不到一瓦的功率可以發出這樣的音樂。我也覺得這是個很好的音樂伴侶,可以陪伴人走近音樂,親近音樂。
全音域+小功率管機對其他強者來說可能只是不屑一顧或是妥協之下的取捨,但是四個全音域單體配上一塊木板,他所發出的聲音卻是極有魅力的。有人說Colin的5687很好,但是他的其他機器更好。我想在我胃口還沒被養壞之前,我還會用這套器材聽上許多的音樂,先徹底發揮機器的價值再說,雖然他們的花費說實在也不多。
2003/11 寫。2007/8挖出來改了幾個字。 以後還會改。
4 則留言:
請問一下您的5687是自己做的套件還是colin的成機呢?謝謝!
我是用Colin的電路板、電源變壓器、輸出變壓器,以及在他店裡挖出的電阻、電容,還有他的小坦克車機殼,自己焊的。
這樣算是自己做的套件吧?
那有沒有和colin欽製的比較過?有何差別?手癢也想弄一套來玩一玩...
前前後後去高雄Colin家五六次以上,當然有聽過這位怪伯伯手製的機器。有差,因為我焊機器、走線的功力跟老先覺比,天壤之別。不過我的意見是:不管買還是做,搞定後聽就對了。
張貼留言